也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缅甸发生7.7级强震,导致亚洲多地感受到强烈震感,包括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等地。尽管此次地震未对马来西亚造成直接影响,但小曹感觉马来西亚已不再是零地震的国家。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马来西亚因地理位置优越,不会受到地震、火山或台风的影响。然而,这一说法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马来西亚。比如说2022年2月25日,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里氏6.1级地震,导致雪兰莪、霹雳、森美兰、马六甲和柔佛等地区均有震感。
根据美国地质勘测局(USGS)的数据,马来西亚在过去20年间共发生了7次5级以上的地震,显示多个断层带已开始活跃。由于马来西亚与印尼处于同一地层板块,且地理位置较近,印尼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震可能对马来西亚未来的地层变化产生影响。
再远一点的2015年6月,沙巴发生6级地震,这是自1976年以来马来西亚最强的地震,共造成16人死亡、2人失踪。还有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槟城多个地区也受到波及。彭亨武吉丁宜在2007年至2009年间曾发生26次地震,强度介于1.4至3.8级之间。2009年,而连突和曼绒分别发生3.2级和2.8级地震,瓜拉庇劳则记录了多达4次地震。
据小曹观察了解,2017年后建造的大楼具备抗震功能,而在此之前建造的建筑则不具备这一设计。
所以我们要针对大地震发生时的注意事项做个汇总:
1、室内应对措施要充足
比如立即熄灭火种,关闭电源,避免因地震引发火灾。
若有机会迅速撤离,前往室外空旷地带。撤离过程中,留意头顶,避开广告牌、屋瓦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若无法及时逃出,选择坚固、重心稳定的家具下方或旁边躲避,降低被掉落物体砸伤的风险。
2、室外通用应对措施
远离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立交桥、高压电线杆等存在倒塌风险的区域。
不在狭窄街道、危旧房屋附近停留,防止建筑坍塌造成伤害。
避免躲在墙边、河堤或山崖附近,防止因墙体倒塌、河堤垮塌或山体滑坡受到伤害。
如果身处高楼旁的人行道,迅速躲到高楼门口处,躲避高空坠物。
3、特殊地形应对措施
山坡区域:在山坡上时,不要跟随滚石向下跑,应躲在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并远离陡崖峭壁,避免被滚落的山石砸中。
沿海地区:沿海居民应迅速向高地疏散,防范海啸。若发现海水突然快速后退,需警惕海啸来袭,立即转移至高处。
4、灾后应对措施
切勿轻信谣言,同时时刻防备余震发生。
高楼居民撤离时,保持冷静和秩序,避免因拥挤堵塞逃生通道。
邻里之间发扬守望相助精神,互相帮助,及时向警方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地震时在户外者,切勿贸然返回室内救人,需等待地震结束,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救援行动。
总之,就是各位要尽量选择不住高层,如果确实想住就要选择2017年后建好的房子,至于之前比较老的高层小区,小曹建议各位还是要格外注意比较好了。
赞赏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